普賢菩薩行愿無盡,萬行莊嚴,來到普賢菩薩的道場峨眉山參訪修學,就應該將自己的虔誠之心體現在領悟普賢菩薩的“行愿精神”上來?!霸浮笔瞧兴_的崇高理想,每個人都應當為自己的人生做個很好的規劃,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。 有了目標還必須要有行動,這就是“行”。普賢菩薩的“行”就是要我們去精勤實踐,大行無盡,所以,“普賢行”對于我們眾生的生活是有著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的。
永壽法師,1963年出生于四川富順,1982年在峨眉山萬年寺依滿明老法師剃度出家,1985年在寶光寺受具足戒后依止遍能老和尚學修,峨眉山鑿井堂第十七代方丈、曹洞正宗第三十九世衣缽傳人。
法師以《華嚴》思想及普賢菩薩“行愿”精神為指南,創造性地將曹洞宗的修證理論結合峨眉山實際,擇機契理地提出了建設峨眉山普賢道場朝圣、修行、教育“三個中心”的新理念,并提出了峨眉山佛教走人間佛教之路、積極入世的 “五妙共品”新思路,并將其貫穿于金頂華藏寺改造、建設金頂十方普賢銅像和恢復大佛禪院的建設中。
法師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,四川省佛教協會會長,峨眉山佛學院院長,樂山市佛教協會會長,峨眉山佛教協會會長等職。
主辦單位:峨眉山佛教協會|地址: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禪院|郵編:614200
峨眉山佛教協會電話:0833-5590995
川公網安備 51118102000121號
|
蜀ICP備07002121號-1
您是本站第11319549 位瀏覽者